渗碳温度 930℃、渗碳时间 80min,渗碳淬火结 束后,测试了不同部位渗碳层的碳含量和硬度,测试 结果如图 3 所示。 可以看出, 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增 大,碳的质量分数不断降低,而硬度呈现出先上升后 下降的趋势。一般而言,钢中碳含量是决定淬火后马 氏体硬度的最主要因素,马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其硬 度也越大,这是导致钢淬火后变硬的最主要的因素。 与此同时,由钢的马氏体转变的特点可知,钢淬火后 不会完全得到马氏体组织,会有残余奥氏体的存在。 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增大,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从而 降低渗碳层的硬度。两方面的作用叠加,导致随着碳 的质量分数的下降, 硬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 势。从图 3 中可知,距表面距离 0.5mm 时,硬度值达 到最大 862HV,对应的碳含量为 0.78%。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使用低压真空渗碳炉的时候影响硬度的原因是什么,那么这样的话在我们进行使用的时候就会更加的方便和便捷了,所以说无论是低压真空渗碳炉还是其他的产品,我们最好都要了解他的他点和影响因素之后再去进行使用。
给大家介绍下热处理加热温度三种现象:1、一般过热:热处理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下保温时间过长,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称为过热。粗大的奥氏体晶粒会导致钢的强韧性降低,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增加淬火时的变形开裂倾向。而导致过热的原因是炉温仪表失控或混料(常为不懂工艺发生的)。过热组织可经退火、正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后,在正常情况下重新奥氏化使晶粒细化。 2、断口遗传:热处理有过热组织的钢材,重新加热淬火后,虽能使奥氏体晶粒细化,但有时仍出现粗大颗粒状断口。产生断口遗传的理论争议较多,一般认为曾因加热温度过高而使MnS之类的杂物溶入奥氏体并富集于晶界面,而冷却时这些夹杂物又会沿晶界面析出,受冲击时易沿粗大奥氏体晶界断裂。 3 粗大组织的遗传:有粗大马氏体、贝氏体、魏氏体组织的钢件重新奥氏化时,以慢速加热到常规的淬火温度,甚至再低一些,其奥氏体晶粒仍然是粗大的,这种现象称为组织遗传性。要消除粗大组织的遗传性,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
装炉要求:1、装炉前必须对炉内灰尘,杂质清理干净。2、工件必须从底层向上层的顺序装炉(以防工件掉落危险)。3、工件短头放在圆形垫块后再推进工作圆盘内,有小孔的面朝里。4、工件的位置以前一次装炉位置相同(大约200支/炉)。5、工件装炉完成后,必须用酒精对白色密封圈擦洗干净。6、用行车将炉罐小心吊起,到达安全高度后,移动至炉体正上方,待稳定后缓慢下降,装炉完成。二、开炉接通电源前必须检查事项:1、炉体冷却水循环必须开启(阀在水平状态为开,垂直状态为关)。2、真空泵蝶阀必须在关闭状态。3、氨气罐,二氧化碳罐要在关闭状态。4、阳极快速接头要连接在炉体上(和水冷却管在一起的绿线接头)。5、黑色脉冲控制盘上 “电压”旋钮,“占空比”旋钮要旋转到左边最小值。6、黄色氨气换向阀手柄在中间(向上)位置。
井式加热炉带有保温功能的炉盖能与炉罐气密配合,保证炉内气氛有良好的密封性。井式加热炉其下部装有集风罩,能与导流筒配合。循环风扇装于炉盖,用于加强温度和气氛的均匀性。供应渗氮炉炉盖升降和旋转为旋臂式轴心传动机构,炉盖上装有升降导向用导向装置。井式加热炉炉盖升降和旋转为旋臂式轴心传动机构。升降和旋转机构由蜗轮升降机、限位行程开关组成。井式加热炉炉盖坐落在炉口上法兰陶瓷纤维编织绳上。泰州渗氮炉在盖体的保温包下装有与导流筒配合的导风罩,导风罩通过多个吊杆吊挂在盖体的法兰式面板上。井式加热炉炉盖上设置大功率循环风机, 风叶为离心式多叶片结构。炉盖自动升降行走结构运行平稳,井式加热炉寿命不低于5年。